全球战疫:世卫组织:疫情防治“大管家”的三个身份

  (抗击新冠肺炎)全球战疫:世卫组织:疫情防治“大管家”的三个身份

 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(张硕)当地时间3月18日下午,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召开新冠肺炎疫情例行发布会,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会上透露,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多个国家组织一项研究,试图通过对比的方式,确定新冠肺炎的最有效疗法。

  自疫情暴发以来,谭德塞可能是全球最忙碌的人之一。作为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指导和协调机构的掌门人,现年55岁的谭德塞及世卫组织团队,正在为全球190多个成员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。在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,世卫组织扮演的角色、发挥的作用,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肯定。

  全球抗疫“协调者”

  记者梳理世卫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及相关报道发现,在疫情发展及防控的关键阶段,世卫组织全球抗疫协调者角色十分明显。

  要从根本上遏制疫情,需要疫苗的“加力”,这是世卫组织的“基本功”。在3月18日的通报会上,谭德塞透露,在中国分享病毒基因序列60天后,第一次疫苗试验已经开始。“这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”。

  疫情暴发后,世卫组织除了持续更新疫情信息和预警,协调防控策略,还紧急举办论坛研究病毒特性、临床治疗等问题并协调全球资源,组织专家赴各地参与病毒研究,联合全球科研力量,加快疫苗研发和诊治创新,升级对抗病毒“武器库”,同时在共享诊治方法、动员国际卫生力量、提供检测试剂和防护设备、组织医疗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疫情暴发初期,各国需要在科学评估疫情严重程度和避免造成恐慌之间寻找平衡。谭德塞为此召集紧急委员会会议进行评估,并赴疫情较早暴发的中国考察,掌握一手资料。

  随着疫情变化,世卫组织先是在2月28日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“高”提升至“非常高”,后于3月11日给疫情贴上“大流行”的标识,警示各国加强防控。

  世卫组织专家团队亦多次敦促各国以遏制为中心,根据自身情况综合施策,在保护健康、防止经济社会动荡与尊重人权之间取得良好平衡。

  驳斥谣言“战斗者”

  面对疫情,各国根据各自实际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,引起舆论不同解读。中国的防控措施一度受到质疑,被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,世卫组织以客观公正、科学专业的态度多次称赞中国经验,并呼吁他国借鉴。某些西方媒体却借此给世卫组织“找茬”,甚至贴上“政治标签”,随着疫情蔓延,越来越多的国家最终认识到中国措施的必要和有效,纷纷采取类似措施进行防控。

 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提出“群体免疫”疗法引起争议,世卫组织发言人及时作出回应:“我们可以讨论理论,但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现实的情况,我们必须考虑采取行动。”

  对于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矛盾点,世卫组织据实、专业的判断,反对将科学政治化的做法,也获得各界点赞。德国电视一台及《每日镜报》近日的报道都称赞谭德塞亲访疫情中的中国、驳斥种种疫情谣言的行为,称其“做事非常执着”,是“与全球疫情抗争的非洲斗士”。

  团结抗疫“推动者”

  新冠肺炎疫情的警报已在全球拉响,但近年来抬头的单边主义、民粹主义、保护主义,给全球抗疫带来挑战,影响共同抗疫合力。为此,世卫组织多次呼吁各国加强合作与团结。

  无论是呼吁“面对新冠病毒这个共同的敌人,我们所有人必须团结起来,互帮互助”,还是倡议“回答目前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,我们需要集体的知识、智慧和经验”,抑或强调“未来的几天、几周和几个月将检验我们的决心、检验我们对科学的信任,同时也检验我们是否团结”,谭德塞关于“共同战疫”的“金句”随媒体报道广为传播。德国《柏林日报》称赞谭德塞不仅是一位抗击全球疫情的专家,也是一名外交家——他让全球团结起来。

  随着疫情全球扩散蔓延,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合作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。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世卫组织工作,该组织“新冠肺炎团结响应基金”目前已收到4300多万美元捐款。然而,大疫之下,美国却依然拖欠世卫组织会费并计划大幅削减全球卫生项目拨款,引起国际舆论哗然,被指“釜底抽薪”,违背国际道义。

  作为全球卫生安全合作的重要平台,世卫组织发挥着重要的协调组织和沟通职能,其作用日益凸显:作为“大流行”震中的欧洲,升级防控措施,加强协调;素为“冤家”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也暂时搁置争议,携手抗“疫”;对公共卫生体系薄弱、防疫能力较弱国家和地区的关照也已展开;中国更早表明愿加强国际抗“疫”合作的态度,并付诸行动。中国医疗专家组飞赴多国协助当地应对疫情,被誉为“暖心的团结协作范例”。(完)